近年来,“懒人经济”的兴起,促使家政O2O受到各界关注。调查数据显示,40.9%的用户体验过家政O2O服务;而用户在家政服务过程中担心的问题,是“服务态度与质量”,占比47.1%;其次是“约好时间不守时”,占比39.0%。
家政O2O当下大热门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宽裕、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广大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愈来愈高。家政O2O无疑是当下大热门之一。一方面,消费者对家政O2O的需求攀升,另一方面,家政O2O是上门O2O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企业争抢用户、完善本地服务的重要切口,势必成为各大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诸如e家洁、云家政、阿姨帮、阿姨来了、小马管家、开水帮等独立家政O2O公司已纷纷宣布融资。
工信部发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也指出,打车、家政、社区等线下活动开始成为商业竞争的重点。作为上门服务O2O重要的分支,家政O2O竞争会日趋激烈。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衍生出保洁、洗衣、月嫂、厨师等多项垂直服务。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家政服务市场总规模目前已突破1万亿元,且发展空间仍不断扩大,未来将会产生几家上市公司及百亿美元级的公司。尽管这一蓝海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水平不一、收费混乱、维修服务保障难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存在素质低的问题。据了解,家政公司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又监管不到位,导致家政公司用人管理得不到具体规范。譬如家政阿姨服务质量跟不上、保姆偷窃、雇主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案件屡屡发生。
此外,收费混乱问题也是目前家政O2O的痛点之一。以月嫂为例,普通月嫂月薪大概5000元,稍微好点的能超过1万元,在一线城市,月嫂甚至已经超过3万元。价格波动幅度如此之大,说明家政O2O的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化低。
乱象之下 亟待建立标准化服务
家政O2O的隐忧是行业标准缺位、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要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这一新兴市场显得尤为紧迫。
其一,行业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水帮要求所有阿姨实名入驻,提供身份证、培训证、健康证等,月嫂、老人看护等还要具备相关证书,大程度保证家政服务的优质。开水帮的做法,在业内独树一帜:严格执行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面试考核并进行上岗培训,后期服务过程中要根据用户的好评率、返单率调整薪资、末位淘汰。此外,还要求从业人员穿戴制服、携带的装备,让服务流程更加标准,从而获得用户的信任。
其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行业标准,强化监管力度。目前,家政服务良莠不齐,亦缺乏家政标准化示范企业。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自己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和操作要求,以提升用户体验。
其三,消费者在O2O平台上选择服务时也应擦亮双眼,注意查看家政公司的经营资格,尽量选择口碑好、信誉高的家政O2O企业。与此同时,对于上门服务的从业人员,消费者可以留心查看他们的健康证、执业证。此外,消费者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及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