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切换城市]

巫山螺旋钢管

更新时间:2013-11-28 10:42:42 浏览次数:162次
区域: 重庆 > 巫山
浅谈我国古代“螺旋管”

约在二四百年前,17世纪前后,我国己具有管道工业的雏形。当时,主要是竹制、木制管道起到现代意义上的螺旋钢管。
  管道在古代称为“笕”,输送液体的管道称为“水笕”,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称为“火笕”。这些笕,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螺旋钢管。
  根据光绪七年(1881年)由四川总督丁宝帧主编的《四川盐法志》记载:“当时的管道是以竹子制成的,以大斑竹或摘竹通其节,用公母笋接逗,外用细麻、油灰缠缚,明暗高低,相地势为之。”大斑竹和痈竹都是直径较大的竹子,外用细麻、油灰短缚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克服竹在强度上的各向异性。竹的纵向强度极限比横向高若干倍,而“笕”所承受的主要是环向应力,竹的外面缠麻,有助于克服强度上的各向异性,且竹管容易产生纵向裂纹,缠以麻有助干防止纵向开裂。二是外涂油灰起到了防腐和密封作用。
  我国古代除有竹制管道外,还有木制管道。光绪二年(1876年)李榕所着《流井记》中描述:“水、火之笕皆竹,火笕有用木者,笕外缚以竹蔑,……油灰渗之,外不浸雨水,内不遗涓滴。”木制的笕比竹制的笕严密。强度的各向异性比竹小,这是它的优点,但制作工艺较麻烦。当时的管道主要集中在四川,四川为产竹之乡,可见竹是当时管了的主要材料。木质管道有时写成“视”。
  古代管道的河流穿越与现今大致相同,即先开沟,后敷管,再抛石压住。在《四川盐法志》上对于河流穿越,即所谓的“泼水之览”的一段描述:“渡水之览,则于河底掘沟置览,凿石为槽覆其上,……以防水涨冲激。”由此看出我国古代管道的河流穿越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输送液体(主要是卤水)的管道。其动力有:一是靠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液位差,二是依靠奋力。依靠液位差使液体介质流动的管道称为冒水笕。
重庆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18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商场现代化知网
渝中-七星岗
2天前
2天前
注册时间:2012年11月30日
UID:41050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