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列举网 > 跳蚤市场 > 艺术/工艺/收藏品 > 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重庆
[切换城市]

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更新时间:2018-10-28 10:27:12 浏览次数:61次
区域: 重庆 > 江北 > 观音桥
来源:个人
供求:转让
类别:古董古玩
价格:1200000 元
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宋墓中出土的漆器造型多样,有花口碗、花口碟、海棠形碗等等,跟当时的瓷器非常接近,宋瓷中也有花口碗、海棠形碗。那么,我讲瓷器的时候讲过,宋瓷中有紫定、红耀州,都是紫褐色的瓷器,这种紫褐色瓷器其实就是深受漆器的影响。贵族使用漆器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这种仿漆器效果的瓷器也算是一种比较高档的瓷器。

再有,我讲定窑的时候讲过,定器有芒,口上带有涩圈,是为了镶金属边。今天出土的大量宋代漆器都镶有银边,明显是受到瓷器的影响。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可见当时各种工艺相互之间有着非常强烈且明确的影响。不是各干各的,是横向关联紧密。

此外,宋代红漆戗金的漆器非常流行,在红色的漆器上用针或锥等利器先画出图案,再涂上金粉。虽然当时这种戗金漆器也属于高档漆器,但它非常世俗化。它不是宫廷所用,而是民间所用。比如上面常出现的沽酒图、花卉图,都符合宋代人的大众审美。

由于工艺的进步,明清两代已经有办法将各种颜料溶于漆中,这时已经不是油彩了,完全可以用彩漆绘制图案了。尤其是晚明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彩漆在宫廷和民间同时兴起,色彩变得非常丰富,千文万华。
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晚明出现了漆器史上非常重要的专著,对今天的影响都非常大,即《髹饰录》,这是中国古代一部有关漆的著作。谁写的呢?黄成,隆庆年间的一个漆工。我讲《家具篇》时提过"隆庆开关",是中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一个标志。黄成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以后,写了这么一部书,全面叙述有关髹漆的工艺。到了天启年间,另一个的漆工叫杨明,为这部书作序并加以注解,使之更为完善。

《髹饰录》虽为中国人撰写,但在中国却一本都没有。三四百年来,只有日本发现了一部抄本《髹饰录》,藏于蒹葭堂,世称"蒹葭堂抄本",后进入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日本国家的收藏。

民国初年,中国有个营造学社,稍微对古代建筑有点儿了解的人都知道。当时营造学社的社长朱启钤先生,辗转从日本求得蒹葭堂抄本的复印本,在1927年付印了200本,很少的数量,世称"丁卯朱氏刻本"。这个刻本就是根据日本所藏的全世界孤本复制。日本民族对漆器的感情非常深,所以保护漆器及其工艺一直是他们的传统。今天在日本还保存着很多中国古老的漆器。

先对《髹饰录》这个书名做一个解释。髹,古书上解释是"以漆漆物",用今天的大白话说就是"刷漆",古话叫"髹漆"。饰,是以纹装饰。《髹饰录》分为乾、坤两集,共18个章节,在乾集里讲的是原料、工具、操作禁忌等等;在坤集里讲的是漆器的品种分类以及制造方法。

在坤集里,黄成对漆器的分类有14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比如有"质色门",就是单色漆器,像黑漆、朱漆这两个基本颜色;比如有"描饰门",说得很清楚,就是带画工的;"填嵌门",带镶嵌的;"雕镂门",动刀装饰的;再有"阳识门",阳,指的是凸起,像我们马上要说的识文描金,就属这一类。今天很少用"门"来分类,一般都说什么类,不说什么门。其实门就是指门类,过去说分门别类、五花八门,都是分类的意思。那么,《髹饰录》里这14种分类,今天看不一定很科学,属于一家之言,但能看出来,在明代中国的漆器已经非常丰富了。重庆綦江古玩交易鉴定的往这看
綦江古董鉴定交易,綦江铜币银元交易,綦江瓷器玉器鉴定,綦江免费鉴定古玩
重庆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02-25 刷新
2023-02-23
2023-02-23
佛牌的价格是多少
沙坪坝-小龙坎
2021-05-20
注册时间:2018年09月25日
UID:528355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