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这是1991年湖南长沙高考理科状元张晓勇说的一句话。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市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22年,他的人生轨迹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放弃梦想与高薪工作?又是什么让他安心拿着每月两千元的工资,为小区居民当“保姆”。
“538分。”时隔22年,张晓勇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的高考分数。1991年张晓勇以长沙县理科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乡亲们骄傲而激励的目光中,腰杆挺得笔直的他立志要在生物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他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在当时整个学院都小有名气。1996年毕业,张晓勇决定去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当时想着,可以从事产品研发,也算是没有辜负理想。”然而事与愿违,张晓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这个结果好像一盆冷水,把张晓勇的一腔热情和抱负给浇灭了。“开始两年我还期盼能回到研发岗位。后来发现公司的研发重点在国外,我转到研发岗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张晓勇回忆到。正当陷入彷徨之时,张晓勇突然接到父亲病倒的消息。他想:“在广州漂泊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回到长沙,事业也没起色。先是在房地产公司待了几年,后来便到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了保安。7年前,张晓勇结了婚,如今小孩已6岁了。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做饭、照顾小孩子。他时常想起小时候:某天,吃完饭后他拿着碗筷去洗,没想母亲气急败坏地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大男人应该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如今,张晓勇觉得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对此,社会学专家方向新称,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去做保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浪费资源,做一些自己不适应的工作,不仅工作做不好,还把原来的专业技能给遗忘了。如果他对此工作感兴趣,愿意在这个行业发展,也就无可厚非了。方向新表示,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发展道路,但在选择自己从事的职业时,还是应该尽量与自己具有的专业知识相关,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也更易于提高自己。而笔者认为“张晓勇现象”在社会上不是个例,高材生迫于生活压力从事与大学专业不相干职业已经成为80后,甚至90后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现实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专业不对口创业者成功的案例,例如北大才子陈生进入养猪行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但不能因掩盖专业不对口就业,给社会带来的大的弊端--资源浪费。而就个人而言,专业不对口就业带来的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可能影响其一生的职业规划,甚至造成终身的遗憾。
因此,高考生填报志愿不再是只关系未来几年大学生活的重要抉择,而可能影响一生的幸福生活。而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对孩子的填报志愿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高考成绩出来,根据成绩随便选个可以上的大学就可以了,这是对孩子的人生和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报考志愿也不仅仅是高考成绩出来后的事情,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平时就关注自己的孩子,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且在孩子进入高三生活后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成绩,为孩子将来填报志愿做充分的准备。
人口多,竞争激烈是我国短期无法改变的国情,如何让孩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重庆润星教育研究所中高考研究中心专业顾问称,家长应该时刻陪伴在孩子的左右,为孩子提供周全、有力的帮助。如果说考得好靠孩子,那报得好就要靠家长。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了解,另外家长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相关报考信息,例如大学情况,专业走向,就业前景等。
严峻的就业形势暴露出种种问题,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有短时间无法改变的现实,然而现实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从每个学生和家长开始,对高考填报志愿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寒窗是每一个学子走到这个抉择的十字路口的艰辛,幸福人生是未来每个人自己选择的结果。高考志愿填报不应是一时冲动的抉择,更需精准系统的理性分析。
填报志愿=人生职业规划
重庆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
12月12日
12月2日
11月28日
11月19日
10月31日
7月14日
7月7日
7月3日
6月29日
6月22日